碧螺春在没遇到康熙帝之前不叫碧螺春,而叫“吓煞人香”。
“吓煞人香”是由于洞庭山茶叶的味道非常的香,“吓杀人”是吴中的方言,也为之“嚇杀人”,于是就把这种茶叫“吓杀人!”而后有称为“吓煞人香”。据陆延灿的《续茶经》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山而细,味甚甘香,俗呼吓煞人香。”这也迎合了碧螺春以香味著称的特点。这在后人的“太湖备考”录:唐朝中叶年间,东山灵源寺碧螺峰的石壁中,有野茶数株,系山人朱元正采制,独得秘诀,其香异常,俗称“吓煞人香”。
在古代好茶一直是文人雅士的最爱,经过时间的变迁,这洞庭山的好茶终于遇到了一个历史上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并从此告别了“吓煞人香”,这个俗名。被赐予“碧螺春”这个雅名,这人便是历史上又名的“康熙大帝”。
记录此典故的最早的要数王应奎的《柳南随笔》,他在其中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每岁土人持竹筐采归,以供日用,历数十年如是,未见其异也。康熙某年,按候以采,而其叶较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争呼‘吓杀人香’。‘吓杀人’者,吴中方言也,因遂以名是茶云。自是以后,每值采茶,土人男女长幼,务必沐浴更衣,尽室而往,贮不用筐,悉置怀间。而土人朱元正,独精制法,出自其家,尤称妙品,每斤价值三两。己卯岁(康熙三十八年),车驾幸太湖,宋公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题之曰‘碧螺春’。自是地方大吏岁必采办,而售者往往以伪乱真。”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南下巡视至浙江回京,途径苏州城,江苏巡抚宋荦以洞庭吓煞人香进献,康熙品了此茶,拍案称绝。但嫌茶名粗俗欠雅,据其翠绿若碧、卷曲如螺、采制于春,即兴御笔亲书“碧螺春”。自此碧螺春名扬天下,年年进贡,故又有“贡茶”之称。
关于从“吓煞人香”至康熙御赐碧螺春这个典故在清朝陈康祺的《郎潜纪闻》中也有专门的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嚇杀人香”。康熙己卯,车驾幸太湖,抚臣宋荦购此茶以进。上以其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是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
康熙御赐碧螺春,把洞庭山茶叶从一个“吓煞人香”的俗名,赐予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碧螺春”,把洞庭山的茶叶的外怪给予精准的概括,让世人知道了碧螺春茶除了味道好,更重要的是它的形,它的炒制手法,除了品其味,更应观赏其形。从此洞庭碧螺春名气便在坊间传开,后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位列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