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山茶,历史悠久,在唐朝的时候已经崭露头角,并引起了茶圣陆羽的关注,来此考察茶室,并受广大诗人的吟唱。
唐朝茶圣陆羽来洞庭山考察茶事,“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按:西塔寺《陆子茶经》刊本附录杂诗中为吴王古庙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陆羽考察后,把苏州洞庭山茶写入了《茶经》。在《茶经•八之出》载:“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在《茶经》的许多版本中还有“苏州长洲生洞庭山,与金州、蕲州、梁州同”的记载。茶圣陆羽的到临,让洞庭山茶便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至今洞庭西山的水月坞水月寺内还有陆羽的石像,洞庭山人以纪念茶圣陆羽的亲临。
随着茶圣把洞庭山茶记录到《茶经》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洞庭山茶。唐代杨华撰《膳夫经手录》(公园856年)称:“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年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苏州洞庭山在唐以前已经有茶,开始时采其叶,煮为茗粥。公元713—742年制成饼茶,但并不多。公元756—766年逐渐多起来。公元780年以后才开始盛行。苏州洞庭山茶,经陆羽考察倡导后,逐渐被文人所爱好和唱颂,洞庭山也就成为唐代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经常唱和的地方。在他们唱和的《茶中杂咏》十首中,《吴县志》中记载他们的《茶坞》、《煮茶》诗各二首。
茶坞
皮日休
闲寻尧氏人,遂入深深坞。
种荈已成园,栽葭宁记亩。
石洼泉似掬,岩罅云如缕。
好是夏初时,白花满烟雨。
皮日休
闲寻尧氏人,遂入深深坞。
种荈已成园,栽葭宁记亩。
石洼泉似掬,岩罅云如缕。
好是夏初时,白花满烟雨。
茶坞
陆龟蒙
茗地曲隈回,野行多缭绕。
向阳就中密,背涧差还少。
遥盘云髻慢,乱簇香篝小。
何处好幽,期满岩春露小。
陆龟蒙
茗地曲隈回,野行多缭绕。
向阳就中密,背涧差还少。
遥盘云髻慢,乱簇香篝小。
何处好幽,期满岩春露小。
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有蟹目渐,乍见鱼鳞起。
声疑带松雨,饽恐烟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干日醉。
煮茶
陆龟蒙
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
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
倾余精爽健,胡似氛埃灭。
不合别观书,但宜窥玉札。
皮日休在《崦里》诗中还有“罢钓时煮菱,停缫或焙茗,峭然八十翁,生计与此永”。可见洞庭山是他们制茶、品茶赋诗的地方。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有蟹目渐,乍见鱼鳞起。
声疑带松雨,饽恐烟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干日醉。
煮茶
陆龟蒙
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
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
倾余精爽健,胡似氛埃灭。
不合别观书,但宜窥玉札。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洞庭山的茶文化开始展露头角,为以后的洞庭山茶作为贡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